中国城乡焦点
  • 设为首页|收藏本站|WAP
  • 中国法制快讯 传播法制资讯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时政要闻
  • 法制新闻
  • 维权报道
  • 环保国土
  • 社会与法
  • 国内新闻
  • 地方新闻
  • 民生民情
  • 舆论监督
  • 法治现场
  • 关于我们

联系方式

北京市 中国城乡焦点
 
电  话:010-84397412
邮  编:010000
Email:admin@zgfzkx.com
网  址:www.zgfzkx.com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地方新闻
地方新闻

广东自贸试验区交出六周年亮丽“成绩单”

2021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建设的第六个年头。六年来,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,坚持高水平开放、高标准建设、高质量发展,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,成为全国改革创新“试验田”和对外开放新高地。

 

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(广东)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成果发布会上,广东省商务厅厅长、自贸办主任张劲松介绍,广东自贸试验区六年已累计形成584项制度创新成果,34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,4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;2020年,7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,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。在提高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、持续推进金融开放创新、粤港澳深度合作等领域积极开展首创性、差异性、系统性改革创新,为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,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行先试样板经验。

图片关键词

六年累计形成584项制度创新成果据介绍,在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,广东省政府向三个片区下放了三批134项省级管理权限,实施全国最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,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,对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着力打造“无证明自贸区”,实现企业注册登记“零审批”、政务服务“零跑动”、业务办理“零证明”。据第三方机构评估,以世界银行2019年10月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估结果为参照,2020年,广东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便利度模拟国际排名第11名,其中开办企业、办理建筑许可、获得电力、跨境贸易等6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
 

在贸易门户枢纽功能提升方面,打造“线上海关”创新贸易监管模式,实现324项海关事项线上办理,助力国际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,全球中转集拼业务量超过1000亿元,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占全国1/5,汽车平行进口量居全国前三。建设“离港空运服务中心”,启动“陆铁联运”,实施粤港澳大湾区“一港通”,构建了连通大湾区辐射泛珠三角的“海陆空铁”大通关体系。

 

据统计,2020年,广东自贸试验区进、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%和35%,启运港退税和国际航运保险税收等重大政策落地实施,南沙获批全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。

图片关键词

在跨境资金流动方面,广东自贸试验区试点了几乎全部全国重要的跨境投融资政策,率先探索跨境贷款、跨境资金池、跨境资产转让、跨境股权投资等可兑换试点,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从贸易拓展至投资和金融交易,实现碳排放权跨境人民币结算、“熊猫债”募集资金在境内使用、“点心债”募集资金回流。2020年,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,自由贸易账户体系(FT)获批扩容,累计办理全口径跨境融资超过236亿元,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结算额超过4000亿元,跨境资产转让1242亿元,FT账户业务金额达到2130亿元。

 

在与港澳制度规则对接的探索中,设立了全国首家港澳资控股或独资的银行、证券、基金机构,首家港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、港资相互保险社和港资独资船舶管理公司,创新开展粤港澳跨境支付结算、跨境车险和医疗保险、跨境住房按揭、跨境医保试点等。2020年,新入驻2944家港澳资企业,认可589名港澳导游及领队执业资格,累计为港澳71家建筑企业和270名建筑专业人士进行了执业备案,入驻了693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团队。“十三五”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亿元数据显示,2020年,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1292.12亿元;税收收入1019亿元,增长27.6%;外贸进出口3412.8亿元,增长4.1%;新设外资企业3146家,实际利用外资79.36亿美元,以全省万分之六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/4的外资企业和1/3的实际外资。经过六年的发展,广东自贸试验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成型。南沙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,航运能级不断提升,2020年,广汽丰田四线、五线加快建设,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、21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入驻。南沙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投入使用,四期全自动智慧码头开工建设,新增9条国际班轮航线,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21.68万标箱。前海大力发展金融、科技、物流等总部经济,截至2020年,累计引进7218家注册资本超亿元企业,持牌金融机构251家,认定总部企业114家。横琴大力发展医疗旅游产业,截至2020年,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86家,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接待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。经过六年的建设,广东自贸试验区城市新中心功能显著提升。数据显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亿元,打造联通大湾区各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,重点功能区、城市配套设施等服务保障功能显著提升。

 

2020年,南沙大桥建成通车,南沙科学城、中科院明珠科学园、国际金融岛、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项目加快建设。前海规划建设“六镇双港”,建成前海国际会议中心、深港基金小镇、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,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顺利推进。横琴“澳门新街坊”民生项目开工建设,澳门莲花口岸搬迁至横琴,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启用,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分部。

图片关键词

张劲松表示,进入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广东自贸试验区处在新的发展起点上,将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以制度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,把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、高质量发展新标杆,努力为“双区”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(张光建 张顺鹏)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1-05-13 07:45:37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】
上一条:捣毁涉电诈应用程序技术开发窝点110余个  下一条:郑新一体化三桥连两岸黄河屏障变生态长廊
在线留言|在线反馈|友情链接|网站管理

中国城乡焦点 版权所有 2018-2020 京ICP备044844778

地址:北京市西直门 邮编:1011112

中国城乡焦点  底部版权信息

中国、法制、快讯

Powered by MetInfo 5.3.1 ©2008-2022  www.zgfzkx.com